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都市 > 六零年代好家庭【完结】 > 正文 第229章 破格录取【三合一】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229章 破格录取【三合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先锋大队的磨房建起来, 连附近的社员都跑来围观,路上和不远处的田地里满登登的都是看热闹的人。

    这一片叫西河崖,本身西边高东边低,而修建磨房这里又南边高北边低,如同小悬崖似的有一片天然落差。河在路南, 路北这里西高东低, 磨房就建在低处, 北边的地势更低, 且有新挖的蓄水井, 所以就算汛期,这里也不会被淹到。蓄水井往北一程又折向东, 与东边的蓄水沟相连, 然后再拐回南河,南河与西河相通的。

    因为天然的地势条件,只要西河能保持水量不变,这水就会重归来处,奔流不息。

    有那逆天的泉眼在,这个磨房永远都不会缺水。

    只见用大石头挑高悬空修建出地基,宽敞的磨房就建在悬空处, 地板下面是平放的水轮, 用粗壮的木轴连着磨房里沉重的磨盘。

    磨房的墙壁是木板的,屋顶糊泥覆盖黑瓦片, 挡风遮雨。

    磨房西侧还有一架站着的水车, 用木轴承连着磨房里的两个小石磨和筛面的罗柜。

    水车的轮轴用的是最结实的国槐树干, 其他部件也都是村里最好的木头,不是洋槐就是白杨、黄连树之类的。这一套水车家什儿,只要好好维护着,定期刷桐油,用个十几年不成问题。

    水沟从高处修过来,石头水泥砌出一米宽的水渠,尽头有小水闸用来挡水,绞盘控制。

    这时候磨房里已经准备就绪。

    磨房里的石磨是昨天安装的。

    何仙姑查的日子,周诚志领着全村的壮劳力从陈爱月家把大石磨运过来按上,又从另外两处把小石磨也运来。

    装好以后,晚上趁着没人的时候他悄悄地上香、烧纸、上供,祭拜完毕今日就可以直接开磨。

    “这就是水车啊?”

    “说实在的,活了这么大年纪,我还是头一次见呐。”

    当地气候偏干旱,河里的蓄水今年看着还多,明年说不定就见底,谁也保不准。所以自古以来就是靠天吃饭,还真是没见过水车这种东西。

    就当年陈家那么有钱,可这老天下不下雨他们说了也不算,所以也没用过水车。

    莫家沟倒是有,但村里的社员们十之七八没去过,更何况崔家把那水车看得比金子还贵重,等闲不让外人靠近,所以大家还真就没见过。

    不曾想,这么稀罕的东西,自己村居然也有了!

    “看着也不奇怪啊,就像个车轮子似的。”

    “明愈,这个要怎么磨面啊!”

    他们真是好奇死了,水还能磨面?

    要这样,那可比自己婆娘能干,哈哈。

    周诚廉站在水闸那里,周培基站在石磨旁边,把上方的木斗装上粮食,然后喊了一声,“好了!”

    围观的社员们就跟着喊:“好了,开闸!”

    周诚廉看周明愈,看他做了一个开闸的手势,便用力把石板水闸提起来。

    “哗啦……哗啦……”

    高处的河水奔流而下,欢快地唱着歌顺着水渠冲进磨房底部,推动着水轮慢慢地转起来。磨房里,周培基也打开装粮食的木斗,有粮食落进石磨的磨眼里。

    这时候石磨已经开始轰隆轰隆的转起来,跟隐隐打雷一样。

    众人惊呼起来,“好大的动静啊。”

    随着大石磨转动,秫秫粒就被碾破、磨碎然后甩出来,继续……柳秀娥、张够和丁兰英几个把甩出来的碎颗粒扫出来放到罗柜里筛筛,然后把那些大颗粒继续装回木斗里。

    这盘石磨非常沉重,磨粮食又细又快,小磨要五六遍,这个最多三遍就能细如粉。

    人力一次也就推个三四十斤,这个一天至少可以磨四五百斤。如果有人倒班,日夜不停,六七百斤也非常轻松。

    社员们排着队抢着进去参观,前面的人看不够,不肯走,后面的着急一个劲地催。

    “给我们也看看啊,这磨房也不会跑,大大的功夫慢慢地看呗。”

    “就是啊,俺们大老远老跑来,给俺们看看,还得家去吃饭呢。”这是邻村的。

    有人喊道:“这要是还吃食堂,这么天天磨粮食,多方便啊。”

    周明愈笑道:“解散食堂,大家照样来磨面,这是咱们先锋大队的磨房。”

    就有人来问怎么个磨法,是自己磨还是有人帮忙。

    这个周明愈和周诚志几个队长已经商量过,不要社员轮班了,免得有人负责有人不负责,就找两个认真负责的社员固定轮班看管磨房,队里给他们算工分。

    至于磨房管理员,几个队长也找好了,一个是老书记李柏青,一个是周明来。

    这俩人社员们都信得过。

    来磨面的按照磨面的时间数量交给管理员一点钱或者粮食,作为磨房的维修费用。

    管理员不但要帮忙开闸放水,日常打扫维护磨房,还要记账,定期跟会计盘账。

    很快,周明愈家的几十斤秫秫磨好了,周培基家接上……社员们都纷纷排队。

    “还真是很好用呢,不用人动手。”

    “看,那边过筛也是,晃晃悠悠的,不用咱们使劲。”

    “这以后还不得养一村的懒婆娘!”有男人开始说欠扁的话,一出口就被女人们围攻。

    一连几天,先锋大队的磨房都没停,轰隆轰隆地忙着磨粮食。李柏青和周明来俩人要小心盯着那些来看热闹的孩子,以免他们乱动搞破坏,更要提防他们不小心掉下去受伤。

    自从有了磨房以后,西河边上再度成为女人们扎堆的地盘,合伙推磨,一边磨面,一边做针线、洗衣服的,别提多惬意。

    棉花已经彻底拾完,莫茹又完成了一年的使命,有时间就推着自行车带着闺女儿子四处溜达,或者去写生画画,或者野餐游玩。

    倒不像是住在这里,反而像是来旅游的,舒适惬意。

    ……

    初冬树叶落尽,视线不受阻挡,显得四野开阔,天空也格外湛蓝悠远。

    周小八特别喜欢这样的环境,乖乖地靠在莫茹的怀里,静静地眺望远方,让莫茹怀疑他莫不是个小哲学家?

    这日出去溜达一圈,等周小八远眺尽兴,莫茹也画了两幅写生,周七七吃了一瓶子黄桃罐头,八八虽然没逮着野兔子却逮着一只肥田鼠。

    莫茹不肯让它吃,太恶心了!

    周七七就吹了一声口哨,八八纵身一跃,把那田鼠“咻”的一下子扔进河里!

    那田鼠在水面直扑腾,浮浮沉沉的,最后掉下去。

    周小八看了一眼,很是淡定,并没有因此而有什么别样的表情,反而是水面飞来飞去的蜻蜓,很吸引他的目光。

    莫茹叹了口气,怎么就生了个面瘫脸儿子呢。

    这以后说媳妇可咋整啊?别是个困难户才好。

    “妈妈,咱们去看水磨房啦。”周七七吃完黄桃罐头,试探了几次,莫茹不肯让她再吃苹果罐头,她就决定换个地方玩。

    于是小八坐前面,七七坐后面,八八追着跑,莫茹蹬着自行车去磨房那里玩儿。

    路上她叮嘱周七七,“磨房那里很危险,要是不小心掉进去可就被水轮给绞坏了,只能跟着爸爸妈妈去,自己不能去,记住了吗?”

    “妈妈,你说一遍我就记住了。”每去一次就说一次,娘的记性果然差了好多,哎,怪不得二大娘总说她生了坷垃以后脑子就不好使了。

    她心里一软,就抱住了莫茹的后腰,小脸贴上去,“妈妈,你放心,我永远都在你身边呢。”

    你记不住的,我帮你记好啦。

    莫茹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就被闺女同情了一把。

    到了河边,莫茹停车,把自行车靠边支下。

    周七七自己蹭得跳下地,蹬蹬地往磨房跑,“李爷爷,我来啦。”

    今天轮到李柏青值班。

    李柏青并不在,他给放了水闸以后就去地里看小麦了。

    莫茹看七七跑得太快,赶紧兜着周小八追过去,提醒她慢点,摔到河里可不是玩儿的。

    他们进去的时候,就见阚燕儿和王连花几个妇女正在推磨呢。

    王连花身上背着她的儿子,比小八大两个多月,九月底生的,她给儿子起个小名叫九哥。

    她暗暗认为劳模家闺女叫七七,自己家叫小九、九哥,就和劳模家孩子一个档次的。

    不过周七七可不会叫他九哥,而是叫他鞋拔子。

    九哥的脸在她看来跟鞋拔子可像了,虽然比姐姐白一点,却一脸雀斑,秃脑门、小眼睛、蒜头鼻子,撅嘴巴,打眼一看整张脸的最高点不是鼻子而是脑门和嘴巴,不止如此,他还长了个扁脑袋。

    这是王连花的骄傲,看,我们家九哥头睡得多平!哪里像劳模家闺女那样圆圆的,丑!

    周七七也不喜欢王连花。

    夏天她和铁妹在打麦场里玩儿,王连花叫她闹腾七,说她小时候太闹腾爱哭闹,爷娘都不喜欢她,每次出门都把她丢在家里。

    “你娘可喜欢我们铁妹了,还要拿你跟我们铁妹换呢。”

    因为这句话,可把周七七得罪了,管铁妹叫黑妹,管她弟弟叫臭鞋拔子!

    这可给王连花气坏了,还想上门找莫茹理论呢,结果莫茹问清楚了以后,还点点头,表示同意女儿的眼神。

    “没说错,长大了估计更形象。”

    王连花可不敢跟劳模呛声,回去很哭了一场,说劳模欺负她。

    为这事儿,她有日子不到莫茹跟前凑热闹,现在和阚燕儿走得近。

    她们不需要互相认可欣赏,只需要同样看不惯劳模就可以结盟啦。O(∩_∩)O

    见周七七跑进来,王连花下意识地拉起小被子盖住儿子的脸。

    她不动还好,这么一掀,就有一股子尿骚味儿扑鼻而来。

    周七七立刻用纱巾捂着鼻子,太臭了!莫茹追进来,看她那模样,就知道又嫌弃王连花家儿子臭呢。

    说起来王连花也真是的,生了儿子以后自觉扬眉吐气,绞尽脑汁给儿子做了新被子和棉衣,刚做起来那阵子,每天四处显摆,恨不得告诉全天下的人她给儿子做了新被子新棉衣!

    那你也干净点。

    非得打个照面就能把人熏个倒栽葱,是为哪般?

    偏生她自己还不觉得。

    铁妹刚才帮她娘过筛呢,这会儿看见周七七,立刻就跑出来,高兴地喊:“七七,你好几天不和我玩儿了。”

    铁妹特别喜欢找周七七玩儿,七七长得好看,穿得好看,零嘴还多,为人又大方,跟人玩儿的时候从来不吃独食,她跟着吃了不少零嘴呢。

    那糖果,好甜啊!

    可惜周七七并不那么喜欢和她玩儿,毕竟连家里的大姐姐和哥哥她也都是隔两天玩两天的,从来不腻歪在一起。

    除了娘和爹,其他人她并不想整天看见。

    几个妇女看到莫茹进来,都抢着打招呼,只是有人的笑就酸得够呛。看人家劳模,多舒服啊,一年到头不用下地,就拿个虫子拾个棉花,其他时间整天骑个自行车溜溜达达。

    难得的富贵闲人呢,跟那地主家老太太似的。

    阚燕儿拢了一把头发,摸了摸自己新买的发夹,对王连花道:“我说你家铁妹比七七大啊?”

    王连花道:“小呢,小将近十来天呢。”

    阚燕儿立刻惊讶道:“哎呀,那铁妹都会帮你干活了,真是个好孩子。”说着眼尾扫过一旁好奇地盯着石磨看的周七七。

    言下之意,铁妹比她小都会干活了,这丫头还整天除了吃就是玩儿呢。

    真是有什么娘就有什么闺女!

    被人比较却没有自觉的周七七只盯着石磨看,然后再跑出去瞅瞅底下的水轮,看一会儿再看看一旁的水车,两只亮晶晶的大眼充满了好奇。

    “娘,这两扇磨盘,不是都转的呢!”她指着磨盘惊讶地喊道。

    阚燕儿几个大人看过去,还真是,大盘磨是下盘动上盘不动,小盘磨是下盘不动上盘动。

    阚燕儿嗤笑了一声,“就动和不动呗,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周七七看着她,奶声奶气道:“那你觉得你现在动没动呢?”

    阚燕儿:“我站的稳稳当当的,当然没动。”

    周七七耸耸肩,一副看二傻子的模样,“你不知道地球一直在转吗?自转和公转懂不懂?”

    阚燕儿:什么东转西转瞎转!磨个豆子,还管它朝哪里转?

    她又觉得被一个四岁小孩子说了很没面子,就看向莫茹,笑道:“妮儿,小八这都将近十个月了?”

    莫茹点点头,招呼周七七走了,这些人在这里没啥好看的。

    败坏心情。

    王连花抢着道:“腊月初八生的嘛,我记得清楚着呢。”

    阚燕儿立刻露出一副惊讶的模样来,“这么大了还不会说话?怎么也不出声?人家九哥这时候早会呜呜啦啦说话了。”

    自从莫茹进来,她就一直留意周小八呢,这孩子长得真俊,不过也太安静了,除了一双眼珠子偶尔转一下,就跟个傻子一样!

    莫不是随他娘,是个傻子,哈哈。

    王连花也乐了,自己家铁妹样样不如周七七,但是儿子比莫茹的儿子聪明啊,说话早,真是解气!

    莫茹刚要说话,周七七叹了口气,道:“娘,我现在相信你说的了。”

    莫茹没理睬阚燕儿,朝闺女笑笑,“走。”

    王连花正听她们说话呢,好不容易自己儿子比莫茹儿子说话早,这么露脸的事儿怎么能这么快就拉倒呢。

    她问:“七七,你娘说什么了?”

    周七七笑了笑,“我娘说,有些人的脑子比个核桃仁大不了多少。”一边说她还曲起食指和拇指比了个小圈圈,从小圈圈里看王连花和阚燕儿,看了看又缩小一圈,道:“看见了,就这么大。”

    …………

    …………

    阚燕儿脸色一变。

    王连花没听懂,好奇道:“不可能,头像个大西瓜呢,怎么可能只有那么点脑子。”

    周七七耸耸肩膀,一摊手,“那谁知道,兴许有些人脑子里就只有草呗。要是呜呜啦啦就聪明,那老鸹天天呱呱的,不知道得多聪明呢。”

    这下子王连花也明白过来了,顿时气得脸色发白。

    旁边还有俩妇女呢,都忍不住笑。

    在莫茹没来的时候,王连花和阚燕儿就已经嘀咕了半天。这事儿也挺神奇的,只要她们碰头,不管一开始是什么话题,三五句之后必然拐到莫茹身上。

    什么“她今儿又骑着自行车闲逛了”“她在家是不是偷吃好吃的,怎么白白嫩嫩的?”“她到底分家了没,怎么过得那么自在”“她是不是又做新衣裳了?”

    反正总有无数种话题聊她,莫茹就是她们的话题中心。

    周跃红给周七七缝个头花,她们也以为是莫茹做的,给莫茹缝个口罩,她们也学样。

    有些人的眼睛就盯在别人身上,如果不盯着她,她们就不会过日子,不知道要干啥一样,连偶尔吃顿好饭,如果不去显摆一圈,都觉得不香呢。

    阚燕儿盯着莫茹的背影,撇撇嘴,哼了一声。

    王连花就凑过去小声道:“拽什么啊,我觉得还是燕儿你长得更俊呢。”

    阚燕儿骄傲地扬了扬下巴,随即想起什么,眼神一黯。

    这时候她们听见莫茹在外面和李柏青说话,就凑到门口去听。

    说的是莫应熠上学的事儿。

    今年年初省教委下了通知,要进行学制改革,不再把小学六年分成初小高小,而是实行小学五年一贯制。

    每个地区挑了几个县做试点,其中一个就是高进县。

    读完小学五年以后,参加中学升学考试,然后进入公社初中读书。

    今年秋天开学,莫应熠已经去了公社中学读初一。

    阚燕儿听李柏青道:“七七娘,我听邱校长说县滨北中学今年从各小学毕业生里选优等生去上实验班呢。她小舅学习那么好,怎么没选上,你找人给他问问,县中学比咱们公社的可好一大些,不去怪可惜的。”

    他们都知道莫茹和周明愈认识县委的人,说得上话,李柏青觉得这么重要的事儿,莫茹应该去给走走关系。

    还有这样的事儿?

    小弟怎么没说过呢?

    这个事儿莫茹还真不知道,去年公社民主补课,波及到范木匠小学,原本的范校长范玉军被审查撤职,现在只是一个数学老师。

    新校长姓邱,莫茹和他不熟。

    她又问了一些细节,李柏青知道的也不清楚,她就道:“谢谢老书记,过晌我去公社打听打听。”

    阚燕儿道:“打听什么啊,这事儿我听说过,我娘家侄子就被选拔去了县初中。县初中和高中是一个学校,好着呢,一大半都能考上高中!”

    她还真知道,她前阵子回娘家,李桂花一个劲地跟她抱怨,说那谁家越来越抖擞,不就是考上一个破初中,颠仙地不知道怎么好了。那家人凑不齐初中昂贵的学费,就说请客,希望村里人和亲戚帮忙凑凑份子。他们和阚燕儿娘家已经出了五服,本来不凑热闹,可人家叫到门上,不得不去奉承送两毛钱。

    阚燕儿一直想拿这事儿回来膈应莫茹,问问她弟弟怎么没考上县初中,结果一直没找到机会。

    莫茹不去她家,她也没脸去张翠花家,见了面莫茹打个招呼就走,都不给她多说句话的机会,所以她还真是没机会在莫茹跟前显摆。

    她倒是在家里和李桂云说。

    可李桂云说什么?她说“小熠那孩子不用去县初中肯定也能考上高中,那孩子长得那么俊,又精神,学习好着呢。”

    精神个屁!

    要不是莫茹拿队里的钱补贴他,他精神什么?只怕连学也没的上。

    莫茹没搭理她,带着姐弟俩和李柏青告辞回家。

    东边隔壁周培基家的屋子也早起来了,如今周培基自己住这里,柳秀娥每天过来给他洗衣服送饭。

    听到他们回来,柳秀娥过来道:“妮儿,我今儿去供销社拢账,公社干部说让你明天去开个会。”

    莫茹有点纳闷,“公社开会?”

    公社开会一般不叫她,也就是关于劳模或者宣传劳动的时候才叫她去撑撑门面,都是陈爱月通知,怎么还让柳秀娥捎话呢?

    柳秀娥道:“哎呀,我也忘了问问什么事儿。”

    莫茹笑道:“真要是公社的事儿,人家也不能告诉婶子,没事,明天去看看就行了。”

    ……

    晚上周明愈回来,莫茹就和他说一下开会的事儿,周明愈喊了隔壁的周培基,“明天我有事,不去砖窑厂,你帮我和队长说一声。”

    第二天早上去南屋吃了饭,把孩子放在那里让张翠花看着,他俩骑自行车去公社。

    经过三达达家的时候,正好被阚燕儿看着。

    她喊道:“妮儿,这是去给弟弟跑关系啊?”

    莫茹没搭理她,周明愈有点疑惑,“跑什么关系?”

    莫茹就把县初中的事儿也说给他听了。

    周明愈笑道:“小熠没说,我估摸是他不想去县里,咱们问问他。”

    看着俩人骑自行车亲亲热热地说着话走了,阚燕儿一脚踩着门槛子,呸了一声,扭头家去。

    李桂云看她气鼓鼓的,就笑道:“燕儿,一大早这是和谁生气呢?”

    王玉芹听了撇撇嘴没搭理她俩就走了,她每天都在养鸡场上班呢。

    阚燕儿还喊道:“大嫂,晌午拿几个鸡蛋回来啊,我想吃炒鸡蛋了。”

    王玉芹脚下一绊,差点没忍住回头对她破口大骂,不过寻思骂起来也是婆婆在那里抹眼泪拉架,不够丢人的。

    想吃鸡蛋,爱哪吃哪吃去,反正她不伺候!

    宋淑英还急着去砖窑厂帮工赚私房钱呢,也跑了人,不在家里看着她俩气人,眼不见心不烦。

    阚燕儿没来的时候,李桂云家还是很和睦的,她这个婆婆性子软,为人和气,从来不拿捏媳妇。俩媳妇儿虽然都有点小心思,但是王玉芹挺和气,宋淑英虽然有些泼辣,倒是也还讲道理。所以妯娌婆媳的,倒是处得还不错。

    阚燕儿来了以后,可了不得,李桂云疼她比疼自己闺女儿子还要疼,叫王玉芹说,那真是老太太眼珠子一样,也不知道哪个穴被点住了,哪哪就看着阚燕儿好。

    阚燕儿不但不用下地不用做家务,连自己衣服都不用洗,反正有李桂云呢。家里好吃的还得先紧着她,惹得俩嫂子对李桂云老大意见。

    就之前去推磨,还是因为如今不用人出力,她才抢过去的,说白了还是想藏点粮食拿回去补贴娘家。

    这会儿她把衣裳往盆里一扔,对云朵道:“把衣裳洗了啊。”

    云朵正看着弟弟呢,顿时委屈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俺娘都不用我洗衣裳,怎么还得给你洗?

    李桂云忙活做饭呢,如今食堂散伙,一大家子吃饭,可不得从早忙到晌,从晌忙到黑?

    尤其李桂云干活儿还细致,换个说法就是慢。

    且说莫茹和周明愈去了公社,先去找了林纾。

    林纾见了他们很高兴,直接领着去找相玉亭。

    “林主任,是不是有什么大事儿?”莫茹还有点紧张呢。

    林纾笑道:“好事。”

    见到相玉亭,一番寒暄汇报。

    相玉亭让他们坐,林纾热情地给他们倒了水。

    周明愈笑道:“林主任你越来越客气。”

    林纾笑道:“一定要让你们宾至如归嘛。”

    相玉亭也笑,和他们聊聊村里的秋收、造纸厂、砖窑厂还有磨房。

    “明愈,莫茹,你们能干啊,这是社员的福气,继续加油啊。”

    说起那磨房来,林纾也好奇,“书记,等有空了,咱们去瞧瞧呗。”

    相玉亭小时候倒是见过,他道:“咱们这里弄水力磨房不容易啊,除非常年有水否则开不起来。我小时候村里有个,有时候一年闲好几个月呢。”

    莫茹和周明愈相视一笑,要不是有空间这个金手指保证水源不缺,他们也不费事张罗这个。

    周明愈笑道:“俺们村的泉眼老大个了,别人都干旱的时候也不见干,想必能一直这么好,俺们就大胆弄了个水力磨房。”

    “一天能磨多少啊?外面大队去的多不多?”相玉亭问。

    莫茹道:“一天五百斤很轻松的,自己村也不用排队了,其他村的每天去排号推磨。”

    这也能赚粮食,当然乐意。

    相玉亭很高兴,又说要是有什么需要的只管找公社,他们一定想办法解决。

    然后就说正事。

    他拿出一封信递给两人。

    周明愈拿出来和莫茹一起看了看,看完以后,莫茹都呆了。

    “书记,不是忽悠人?”

    相玉亭哈哈笑道:“莫茹同志,你比我闺女还小呢,我忽悠你们啥呢,你瞅瞅下面的公章,是不是区教委的?”

    这会儿的地区原本是专区,后来改成了地级市。

    这封信是地区最好的中学,实验中学写给公社教育科的。公社没有那么多部门,都是一人身兼数职,负责教育的就是相玉亭。

    信上说红旗公社初级中学的学生莫应熠,成绩优异,思想进步,成分清白,学校帮忙投稿的好几篇文章都发表在省级刊物上,同时参加的地区数学竞赛获得了优等奖!

    经过慎重考虑,实验中学决定破格录取莫应熠同学为实验中学的一名中学生!

    莫茹可真是没想到这个,她看向周明愈,“他什么时候发表文章了?”

    周明愈摇头,“他什么时候参加比赛了?”

    莫茹也摇头。

    怒啊,难道做姐姐姐夫的有这么不称职吗?这小子整天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晃悠,可他们居然不知道。

    他做了这么大的事儿,他们居然一点都不知道!

    不说别的,就说升初中的时候要选拔县初中名额,他就没回来说!

    这个孩子,不管出于什么目的,真是欠收拾了啊,好想立刻把他拖过来训一顿,打屁/股!

    莫茹原本以为学校有事弟弟肯定会说的,而且校长也会跟她通气的。

    哪里知道……哎。

    相玉亭看他俩那丰富的表情,哈哈笑道:“怎么,这小学生没和你们说啊?”

    莫应熠真的还是个小学生,年纪小,个子也没长开,还是个半大小子呢。

    两人摇头,莫茹苦笑道:“相书记,可真是多谢您,要不是您,我俩什么都不知道呢。这孩子,什么也没跟我们说。”

    周明愈猜测道:“我觉得小熠可能不想离家去上学。”

    相玉亭点点头,这么大的孩子可不是会想家么,在家和更好的学校之间,很容易就选择家的。

    他道:“我去学校视察过,这孩子机灵,是个懂事的。回去好好和他说,这可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两人答应了,跟相玉亭道谢。

    告辞相玉亭离开公社,两人商量是不是去学校一趟。

    周明愈道:“还是家去,晚上小熠回来咱们好好和他说说。我觉得他可能是不想离开家,压根就没想去县里,市里怕是也不一定乐意去。”

    莫茹道:“不去也得去,这么好的机会呢。”

    周明愈就笑,握着她的手,“先回去晚上说,明天星期六,下午带他回家一趟跟爹娘商量一下。”

    反正莫应熠每天都回家,他们也就没去学校。家里也不缺什么,两人连供销社也没去直接回家。

    有小孩子在街上玩儿,看到他们骑着自行车,都羡慕又好奇,纷纷追着看。

    “我跑的快还是自行车快!”

    “什么时候我也能有自行车啊。”

    到了胡同口,周明愈车把一拐,恰好阚燕儿从门里闪出来,似是没看到他们一样不闪不避。

    周明愈只好一脚支地,停下来,让她先过去。

    谁知道阚燕儿反而不过去,只盯着自行车和他们瞧。

    “哟,妮儿,你们这是去给弟弟跑关系去啦?”

    莫茹看了她一眼,最初对阚燕儿的那些同情早就荡然无存,实在是想不出她原本就这个性格还是因为遭逢变故变得这么刻薄的。

    说实话,一个村过日子,还是本家的,一般人见了面都是和和气气的,很少人会没事找事说酸话找茬吵架。

    毕竟还是要脸面的嘛。

    就算不高兴,也是背后说,不太会表面带出来,更不可能当着面直接说不好听的。

    显得没教养还丢份儿。

    见了面不微笑,拉着脸都够让人难堪的,说话再总是打断、否定、反驳、挤兑,根本不需要口出恶言就是要绝交的架势。

    莫茹觉得阚燕儿现在已经超过这个,直接进入口出恶言的阶段,听听她那语气。

    这种人,莫茹是一点都不想理睬,反正也不在一个屋檐下,完全没有必要应酬,敷衍都省了。

    周明愈的眼睛深处有光闪动,故意问道:“跑什么关系?”

    莫茹不耐烦阚燕儿,催他:“小五哥,走,去吃饭了。”

    阚燕儿却不让道,笑眯眯地看着周明愈,“别装了,你们不是给她弟弟跑县初中上学的事儿嘛?反正你们认识人,送点钱,说说好话,没考上差不多也能去了。”

    别人挤破头也办不成的事儿,那是不认识人,他们认识人,当然好办了。

    阚燕儿心里酸得很。

    周明愈笑起来,“哈哈,这个啊。”

    阚燕儿一副“怎么样,我说中了,以后别给我装清高”的眼神看着他们。

    “这你可误会了,小熠不去县初中,而是要去区实验中学,以后要吃商品粮的!”

您正在阅读《六零年代好家庭【完结】》的章节:第229章 破格录取【三合一】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qqtxt.cc/html/40070/11076145.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qqtxt.cc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qqtxt.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