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都市 > 清穿之技术宅太子 > 正文 第165章 飞机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165章 飞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王治之先生没有理会傅山老先生的“倚老卖老”, 他一边远望无逸斋周围因为种满了菜园、桃林、稻子,显出的一派田园村舍风光,一边放声吼着他的秦腔。    “忽然间一个突然, 鸟儿啁啾, 鸭子撒欢打滚还治通舟;突然间一个忽然,沃野平畴,湖泊星罗棋布一望滟滟···”    欢快高亢的吼声,就好像这长春园的瀑布一样激昂雄壮, 听得傅先生也坐不住,干脆取过一个板胡, 一边拉,一边吼起来当前大清国最为流行的《秦王破阵乐》, “四海皇风被, 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尖细清脆的板胡声极具穿透力, 让胤礽在前来无逸斋的路上就大致的听到。因为大家的欢乐心里也泛起一丝丝愉悦的太子殿下,想到四弟今儿早上懂事体贴的道歉,还有眉宇间的坚定之色,就更为舒畅痛快。再想到太子妃在背后的功劳, 心情就好像这东方天空的朝阳一样, 鲜亮瑰丽。    等他来到无逸斋,发现距离讲学时间,还有十五分钟,提前到来的众人不是在拿着扬琴、羯鼓、笛、琵琶等乐器伴奏助兴, 就是一起像模像样的走着队形,跟着吼《秦王破阵乐》。    一个个文人大臣们做着披甲持戟的样子,在同僚们的伴奏下,一会儿摆成一个圆形,一会儿摆成一个方形,他们还兴致勃勃的分成三队,一队模仿大唐战车的模样,两队站两边,像个簸箕伸出两翼、作成打仗的态势,交错屈伸,首尾呼应,好不乐乎!    被众人的激情感染,心痒难耐的太子殿下顾忌着他变声期的嗓子,实在是不敢大声吼出来,只得拿起一个小锣随着节拍敲打起来。    闻声而来的阿哥们,以及越来越多的文武朝臣们,自觉的按照乐舞图的队形站好,一时间无逸斋的吼声直震屋瓦。    遥想当年,秦王李世民大败了叛军刘武周,巩固了新建的大唐政权,大唐士庶歌舞载道,军民一起为他们英勇过人的秦王大唱赞歌,“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玄武门外的国宴上,一百二十名乐人在宫廷乐队的伴奏下,舞的气吞山河。大鼓震天响,传声上百里,气势雄浑,感天动地。百官看了都激动不已,兴奋异常;外国的使者听了都禁不住跟着手舞足蹈。    可是如今的大清人吼《秦王破阵乐》,不光是喜欢它的婉转动听,高昂激越,更是一种失而复得的喜悦。    去年春节的时候,胤礽陪同他的老师们观看民间艺人表演的秦腔《杜子美游春图》,听到傅山先生他们都因为《秦王破阵乐》曲谱的失传连连叹气,就让嘟嘟搜索了一下这个乐曲的历史。    当他知道,倭国使节在大唐女皇时期,曾经把《秦王破阵乐》的全套曲谱带回国,还保存完好后,就让阿嘞尼大人想办法从倭国使节手里给挖了出来。    前朝时期花蕾出绽的梆子调,在这个百花齐放的盛世,随着大唐最辉煌的乐章《秦王破阵乐》的回归,在“慷慨悲壮、喉啭音声、有阳刚之美、有阴柔之情”的前朝“康王腔”的演绎下,一时间风靡整个大清国。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百姓齐吼秦腔。    苍凉悲壮的“秦风”,撕心裂肺的诉说着,古华夏人两千年来筚路蓝缕的血泪奋斗史,历代英雄壮士凭着他们骁勇剽悍的血性,在金戈铁马的杀伐之世,纵横驰骋,给老百姓打下一个个安身立命、安居乐业的家国天下。    声势浩大,气势不凡的吼声从无逸斋里头传出来,据此不远处,一墙之隔的西花园里面,正领着众位才女在这里乘船游玩的太子妃自然是听得清晰。她想到太子殿下的小嗓子每次都让他只有伴奏的份,嘴角轻挑,微微笑了出来。    建筑疏朗、环境幽深、具有自然情调的水景园西花园,和它的主园、淮北第一水园畅春园一样,也是以水势胜出。以桥廊穿插,小桥回护,水光花色,交相辉映,通过一水贯通的水路将全园各景点贯穿在一起。    众人一边欣赏着西花园的美景,一边听着这些大臣们的吼声和乐器演奏声,一个个都是眉眼舒展、含笑不语。太子妃稍一琢磨,对于今儿的诗作主题也就有了主意。    “前两天《藤萝日报》按照新式白话题材写了一篇小诗歌,民间的反应非常好。今儿我们就围绕大清国的这股《秦王破阵乐》风潮,也写一首白话小诗歌。不限制格式,也不要求押韵对称等等,大家尽情发挥。”    大家伙儿闻言,当然是连连说好。这个新式诗歌的通俗易懂、自由发挥模式,不光是民间老百姓喜欢,年轻的学子们喜欢,对于心思活泛的人,或者说对于初学汉家文化满人来说,更是不要太妙。    只要文采好,就可以随意发挥,没有以前那些平平仄仄的要求,读起来还朗朗上口,回味无穷。    给旧式诗歌注入了新的活力不说,更是一下子打开了旧式诗歌的框架,打开了天下文人的思想束缚。    当然,也有人反对,认为这是不遵循祖制。结果引发好多年轻学子写诗歌诘问,什么是祖制?《诗经》是不是祖制?各民族的民歌是不是祖制?难道华夏几千年的历史,就唐诗宋词是祖制?    养成天天看《藤萝日报》习惯的大清国老百姓更是不服。太子妃写给我们这些听不懂之乎者也的人看的,你们这些酸夫子不喜欢也不要叨叨吆。    于是那些保守派文人的反对声浪,就被掩盖在年轻人和老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呼声中。    于是大清国的白话诗歌,就以这么一个喜闻乐见的开头,开始了它的大发展。    只听年轻的宗室福晋董鄂氏接口道:“这感情好。新式诗歌写起来就是舒坦。说起来,《藤萝日报》那首赞美河豚救人的白话词,是真的好,家里不认识汉字的老人一听就懂,都特别的感动。太子妃,我们今儿写的好的话,能-有机会登上《藤萝日报》吗?”    太子妃听完董鄂氏噼里啪啦的一番话,看着她热切期盼的眼神,又瞅着众人纷纷心动的模样,笑着答应,“应该有。抄写房会收集所有合适《藤萝日报》风格的文章,只要符合某一天的主题,一般都会被采用。”    这下众人的兴致更是高昂。即使她们不能像男子一样用自己的真实姓名投稿,笔名无人知,能上《藤萝日报》也是一种巨大的心理满足。更何况,《藤萝日报》的稿酬可是天下出名的高。柴静仪先生和朱柔则先生对视一眼,眼里是同样的跃跃欲试。    等到九点半一到,太子殿下开始他的讲学,太子妃她们开始写诗,畅春园的众人都是激情四射、神思涌动。紫禁城里头,当然也是和乐融融。这不,皇贵妃娘娘就接待了难得登门的惠妃娘娘。    两位脾气相投的娘娘东拉西扯的寒暄一番,终于说到了主题。    “皇贵妃娘娘,这次真是多亏了你出手,否则还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妹妹不怕别的,就怕影响了六阿哥的前程。”    皇贵妃娘娘小口品着毓庆宫送来的奶-子茶,轻笑摇头。    她身上担着管理六宫的职责,一直都有关注德嫔的一举一动,德嫔刚刚开始动作的时候,她就收到了消息,只是碍着两位小阿哥的情绪,一直没有动作。昨晚上四阿哥来到景仁宫,娘俩都是交心的彻谈一番,皇贵妃娘娘今儿一大早就雷厉风行的出手。    “惠妃妹妹,你这个谢意我只能领一半儿。”    惠妃娘娘含笑说道:“这里头还有什么道道?还请皇贵妃娘娘明示。”    她自己有儿子,就算没有儿子,她也不会做出抢别人儿子的事儿。她也从没阻拦过六阿哥和德嫔亲近,更没瞒着六阿哥什么。可是德嫔这次实在是太过心急了些。    祖宗规矩,易子而养,孩子养在其他人那里的妃嫔多得是,就她德嫔可怜?    就算是没有内务府那档子事儿,以她的出身,这次南巡也不会有她。太子殿下的小姨母平妃、孝昭皇后的妹妹熹妃、太皇太后的娘家人宣妃都自觉的没有跟去南巡,更何况是其他人?    眼瞅着六阿哥这些日子的烦闷不安,惠妃娘娘心疼的同时又气的慌,天底下有德嫔这么做亲额娘的吗?一点儿都不顾忌儿子的前途,想着法儿的利用他们的心软孝顺。    可是不管她怎么气愤,皇贵妃娘娘一直没有表态,她也不敢逾越,只好一直忍着。今儿一收到消息,皇贵妃娘娘干脆利索的处理了德嫔手底下得用的一些宫人,还发话让德嫔老实的抄写佛经,她就安耐不住的来到了景仁宫道谢。    虽然皇贵妃娘娘是为了自己的职责和四阿哥,可是她也是受益人之一,当然要表示一下,哪知道这里面还有她不知道的事儿。还有哪位主子伸手相助了不成?    “昨晚上四阿哥到我这里之前,去了毓庆宫。”    惠妃娘娘闻言,立马一脸欢喜的笑了出来,“是妹妹愚笨了。”    这个宫里头能给四阿哥和六阿哥操这个心,还能让他们听话的人,还真的不多。    太皇太后这些年越发的老迈了,没有天大的事儿发生,大家伙儿谁也不敢打扰她老人家静养。皇太后天天顾着玩乐场那边的小阿哥们,忙得很。皇上嘛,他应该还没有主意到这些小事,如果是他知道了,肯定不能轻饶了德嫔。    剩下的人里面,也就是太子殿下和太子妃了。    “皇贵妃娘娘你可能不知道,我家那个大儿媳妇,我都快对她失望了,居然还能被太子妃给调-教出来。你看她现在那个自信的小模样,将来他们出宫开府,我真是放一百个心。”    “太子殿下和太子妃的为人,真的是让人心服口服。既然这次还有他们的帮助,那我们就去毓庆宫叨扰一番如何?妹妹听说,太子妃在西花园领着人作诗,十一点就回来。现在正好十点半,我们慢慢走走逛逛?”    皇贵妃被她引起了兴致。她们以前碍着身份,都不踏步毓庆宫。可是现在孩子们都大了,她们也都慢慢的老了,这些规矩就不用再怎么顾忌。就算是被皇帝表哥知道了,也顶多是□□她们一番,他还能拿她们这些老人怎么着?    “说起来,我也想去看看毓庆宫的鱼儿和水藻好久了,四阿哥经常跟我念叨。择日不如撞日,那我们就去?”    “去。我们都这把年纪了,让自己活得舒坦点儿才是正理。正好去见识一番毓庆宫大名鼎鼎的鱼儿们。”    想到宫里头有人说,太子殿下养他的那些鱼儿们、水藻们,就好像其他男子养他们的宠妾一样,老姐妹俩就忍不住的相视一笑。    大阿哥今年就到圆房的年龄,四阿哥也要开始选福晋,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再过两年也到了圆房的年纪。她们现在是婆婆,很快就是祖母。循规蹈矩了一辈子,现在才明白过来,那些虚头八脑的规矩礼仪压根儿就不要在意,只要大面儿上不错就行了。    再说了,皇上也就是对着她们耍威风,对着格格们,尤其是太子妃这个儿媳妇,那简直就是慈父。只要她们对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尊敬爱戴,他就算知道这个事儿,也一准儿无话可说,最多郁闷的瞪两眼。    于是皇贵妃娘娘就和惠妃娘娘一起,慢慢的逛到了毓庆宫。恰巧那时候太子妃刚刚从西花园回来。    太子妃笑吟吟的把她们领进来后殿,心里头对于她们的来意已经有了大致的猜测。毕竟,今早上皇贵妃娘娘的动作根本就没有避着任何人,满宫里头,该知道的主子都知道了。    “贸然来叨扰太子妃,万望勿怪。早就听说了毓庆宫的鱼和海藻。今儿兴致起来,就和惠妃娘娘一起过来见识一番。”    “可不是这么说嘛?太子殿下喜欢养海鱼、海藻,太子妃天天在《藤萝日报》上宣传爱护大自然,爱护大海,爱护珍惜鱼类。六阿哥还经常念叨毓庆宫的鱼,臣妾一直都在好奇,这海鱼都长什么样儿,这么吸引人?”    “皇贵妃娘娘、惠妃娘娘,听说这次南巡会去港口,我们正好有机会开开眼界。”    本以为她们就是来发表一番感谢词的太子妃,拿出哄太皇太后的那张灿烂笑脸和她们高兴的寒暄着,心里头却是惊讶。    这些娘娘们都是怎么了?怎么都越活越年轻,越孩子气?贸贸然的就来到毓庆宫不说,难道真的就是来看鱼和海藻?--好,你们高兴就好。    把两位娘娘引到小花园里头,眼见春兰姑姑正领着宫人送上来点心奶-子茶,太子妃就尽职尽责的给她们介绍,这两年她被太子殿下科普过的鱼类和藻类。    “皇贵妃娘娘,因为这里的水源是淡水,所以很多都是淡水藻类,或者是极易存活的海藻。你们看那个蓝蓝的线粒体,它叫蓝藻,毓庆宫的空气这般清新,基本上是它的功劳。唯一的缺点就是繁殖太快,一不注意池塘里面就是铺天盖地的蓝。”    皇贵妃娘娘听到这里,一脸享受的做了个深呼吸,语气感慨,“确实是比其他地儿好,没想到小小的蓝藻还有这般功用。”    太子妃笑了笑,“我也是慢慢的接触到大自然的神奇。”又指着另一丛形态美丽,叶型舒展的红色水草接着解说,“它叫雪花圆叶,也叫宫廷草,生长迅速,特别容易成活,顶端还会开花,白色的小花儿,像穗子一样。”    惠妃娘娘来了兴趣,“太子妃,这个容易存活?”    她的储秀宫里头正好有个小池塘。    “嗯。惠妃娘娘若是想要,晚上让宫人把苗儿送过去。皇贵妃娘娘如果有兴趣,可以在书房里头弄个盆,养养蓝藻或宫廷草,经常换水即可。”太子妃善解人意的开口。    皇贵妃娘娘满脸惊喜,“太子妃,还可以放到房间养?”    “可以。把盆子简单设计一下就好。”    惠妃娘娘也是一脸发光,“太子妃,那这些鱼儿那?也可以吗?”    太子妃点头,“有些鱼儿可以放在小盆里养。”    皇贵妃娘娘和惠妃娘娘对视一眼,都一脸期盼的看着她。太子妃察觉到她们眼里的浓浓兴致,蓦然发觉到,华夏人的鱼类盆养时期,好像要被她提前二百年弄出来--    因为想到大清国要引领这个世界的水族养殖艺术,心情特别好的太子妃,当下就语气轻快的继续给她们介绍,这个是可以吃的石花菜,那个是海中的清洁工兼职肥料狐尾藻···两位娘娘听得津津有味,惊叹连连。一直到快到太子妃的午休时间,约好了下次再来,才结伴离开。    理所当然的,等到太子殿下讲学完毕,回到毓庆宫午休后醒来的时候,就被自家太子妃分派了一个任务,把鱼缸给设计出来。    胤礽微微一愣,随即就点头答应下来。大清国电力设施已经基本上成熟了,鱼缸所需要的人工照明、通风、过滤、水温加热等等设施,应该都没有问题。    “太子妃怎么突然想起来要弄鱼缸?”    太子妃一边手脚迅速的给他系好辫子上的小麒麟玉坠儿,一边神情兴奋、语速极快的解释了今儿皇贵妃娘娘和惠妃娘娘的到来。    “《藤萝日报》经常宣传要保护大海的干净,爱护各种鱼类,合理捕杀。老百姓看的多了,就都对这些鱼类很感兴趣。可是并不是每家都有一个池塘或者靠近河边湖边的。所以我感觉,鱼缸会得到老百姓的热情追捧。”    太子殿下微笑,“太子妃这些年来坚持不懈的引导大众舆论,保护和爱护环境,实在是功劳甚高。如今有此结果,当是可喜可贺。”太子妃听了这话,骄傲的扬起小下巴,你知道就好。她这般辛苦,都是为了谁吆?    嘟嘟使劲的甩着鱼尾巴,“主人,主人,快和太子妃说谢谢。”    太子殿下一心二用,一边教育嘟嘟非礼勿视,一边配合着太子妃的动作伸胳膊伸腿。    “哪里有非礼?没看到?太子妃为了主人这般尽心尽力,主人快说谢谢吆,快说谢谢吆--”    胤礽正要教育它,奈何他又想到嘟嘟越来越有灵性了,不能像以前那样粗暴地关小黑屋,就轻轻的皱起了小眉头。太子妃发现他对着镜子小眉头微蹙,有点儿纳闷,就伸手轻轻的戳了戳他的脸颊。    脑袋里是嘟嘟哈哈哈大笑的魔音,眼前是太子妃疑惑不解的眼神,太子殿下蓦然发现,他好像不知道怎么解释。    眨巴一下眼睛,太子殿下颇为无辜的说道:“太子妃,孤刚刚在想着,怎么感谢你才好。”    太子妃忍禁不住的笑了出来。这个呆子,她要他什么感谢。不过,如果他非-要感谢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大眼睛里光华闪动,两颊泛起红晕,她想到了自己大婚前的那个小小的愿望。他们现在已经满十四岁了,应该可以亲亲额头以下的部位了?    奈何太子殿下因为她脸色羞红,又想到去年那个事儿,瞬间收敛神色,语气及其严肃的说道:“这个暂时不行。太子妃乖乖的,换一个其他的要求。”    还没想好怎么表达出来,就突然被严词拒绝的太子妃两眼发呆,回过神来后,顾不上羞涩,伸手对着他那张俊脸就是一通蹂-躏。    亲亲眼睛都不行。可恶的呆子嗷!太可恶了。    可是不管她怎么愤愤不平,怎么折腾,呆子太子殿下只是乖乖的任由她出气,就是不松口。    小两口这么一通闹腾,就耽误了几分钟时间。还好太子殿下虽然呆了一些,却是从不缺少理智,俩人卡着晚膳的时间点到了乾清宫。    一家人安安静静的用过晚膳后,得到消息的康熙皇帝也忍不住问起了关于养鱼盆子的事儿。    胤礽没想到皇阿玛守着这么多池塘湖泊,也会对鱼缸有兴致,就细细的解释道:“皇阿玛,养鱼的盆子,一般是用透明玻璃缸,简称鱼缸。在鱼缸里头饲养金鱼或者其他好养活的鱼儿,摆放在室内,以起到观赏的作用。”    “它不仅是可爱的鱼儿们的小家,更是一家人共同的生活享受,比如一家人一起喂养小鱼儿,近距离观看它们的成长等等。尤其是对小孩子而言,他们可以通过饲养小鱼儿,学到很多知识。”    旁听的小阿哥们,自觉还属于小孩子的他们,眼睛刷的亮起来闪闪的发着光,满脸的兴致勃勃。他们可是惦记着太子二哥满池塘的鱼儿,惦记好久了吼。如果可以在屋子里养一条自己最喜欢的小金鱼,想想就觉得兴奋吼。    “在鱼缸里根据自己的爱好,布置山水景色,可以说是把灵动的水文化引入室内。而一款与居室整体格调水乳相溶的鱼缸,对于家里没有大院子,或者院子里没有水池的家庭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喜好水文化的康熙皇帝听到这里,当然也是兴趣浓厚。    “正好趁着我们南巡期间,让工部,钦天监等各部官员好好规划规划,看看要怎么在室内放置鱼缸,南巡回来就开始布置。”    “皇阿玛,南三所。”阿哥们纷纷对着康熙皇帝露出热切的眼神,不要把南三所忘了。    作者有话要说: 嘿嘿嘿,不知道有关鱼儿事儿的亲们,可以看看前几天修改后的159节。 因为根据读者的提醒小修了一番,所以今儿又有了灵感。鱼缸吼,亲亲的小鱼儿吼。虽然本人养啥死啥,可是还是爱。

您正在阅读《清穿之技术宅太子》的章节:第165章 飞机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qqtxt.cc/html/47095/12726873.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qqtxt.cc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qqtxt.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