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耽美 > 三国猛将之薛冰传 > 正文 第九十四回 汉帝崩,吴魏动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九十四回 汉帝崩,吴魏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九十四回汉帝崩,吴魏动

    时正三更。汉帝叹道:“朕不久于人世矣!”遂遣使请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等来永安宫,听受遗命。孔明等与汉帝太子刘禅,鲁王刘永、梁王刘理,来永安宫见汉帝。

    且说当孔明到永安宫,汉帝如回光返照一般,居然看起来清明了许多,慌忙拜伏于龙榻之下。汉帝传旨,请孔明坐于龙榻之侧。抚其背道:“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而今死在旦夕,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说罢泪流满面看向太子刘禅,刘禅惶恐拜跪于汉帝面前,痛苦流泪。孔明亦哭道:“愿陛下善保龙体,天下未统辟邪怎肯轻易离了我等!”汉帝不语,似是想到了什么一般。以目遍视,只见马良之弟马谡在傍,汉帝令且退。谡退出,汉帝谓孔明道:“丞相观马谡之才何如?”孔明道:“此人亦当世之英才也。”汉帝道:“不然。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

    吩咐完孔明,便传旨召诸臣入殿,取纸笔口谕黄门代写了遗诏,递与孔明而叹道:“朕不读书,粗知大略。圣人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朕本待与卿等同灭曹贼,吴贼共扶汉室;不幸中道而别。烦丞相将诏付与太子禅,令勿以为常言。凡事更望丞相教之!”

    孔明等泣拜于地道:“愿陛下将息龙体!臣等尽施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也。”汉帝命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道:“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道:“有何圣谕!”汉帝泣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道:“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汉帝又请孔明坐于榻上,唤太子刘禅、鲁王刘永、梁王刘理近前,分付道:“尔等皆记朕言:朕亡之后,你兄弟三人,皆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言罢,遂命二王同拜孔明。

    三人拜毕,孔明道:“臣虽肝脑涂地,安能报知遇之恩也!”汉帝谓众官道:“朕已托孤于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卿等俱不可怠慢,以负朕望。”又嘱赵云道:“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云泣拜道:“臣敢不效犬马之劳!”

    汉帝又对着孔明说道:“未曾想孟起,子寒不在身侧,朕心实在是不愿。奈何各司其职专为我大汉,朕不怪此二人。想二人助朕,朕还未来得及与二人共富贵就散手人寰,真是天有不测风云,朕遗命:朕死之后,加薛冰为太子太傅荆州牧。加马为太子太傅凉州牧。”

    汉帝又谓众官道:“卿等众官,朕不能一一分嘱,愿皆自爱。”言毕,驾崩,寿六十五岁。时章武五年夏四月二十四rì也。

    汉帝驾崩,文武百官,无不哀痛。孔明率众官奉梓宫还长安。太子刘禅一路随着灵柩直到长安,安于正殿之内。举哀行礼毕,开读遗诏。诏道:“朕初得疾,但下耳;后转生杂病,殆不自济。朕闻人年五十,不称夭寿。今朕年六十有余,死复何恨?但以卿兄弟为念耳。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卿父德薄,不足效也。卿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勿怠!勿忘!卿兄弟更求闻达。至嘱!至嘱!”群臣读诏已毕。

    孔明道:“国不可一rì无君,请立嗣君,以承汉统。”乃立太子禅即皇帝位,改元建兴。加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葬汉帝于惠陵,谥道昭烈皇帝。尊皇后甘夫人为皇太后,糜夫人追谥为皇后(糜夫人先于汉帝死)。升赏群臣,大赦天下。早有魏军探知此事,报入洛阳。

    近臣奏知魏主。魏帝大喜道:“前rì关公死,今rì刘备又亡,朕无忧矣。何不乘其国中无主,起兵伐之?”贾诩谏道:“刘备虽亡,必托孤于诸葛亮。亮感备知遇之恩,必倾心竭力,扶持嗣主。陛下不可仓卒伐之。”

    正言间,忽一人从班部中奋然而出道:“不乘此时进兵,更待何时?”众视之,乃司马司马懿也。魏帝看着司马司马懿问计于司马懿。司马懿道:“若只起大魏之兵,急难取胜。须用五路大军,四面夹攻,令诸葛亮尾不能救应,然后可图。”丕问何五路,司马懿道:“可递国书一封,差使往辽东鲜卑国,见国王轲比能,赂以金帛,令起辽西羌兵十万,先从旱路取西平关:此一路也。再修书遣使赍官诰赏赐,直入南蛮,见蛮王孟获,令起兵十万,攻打益州、永昌、牂牁、越嶲四郡,以击西川之南:此二路也。再遣使入吴修好,许以割地,令孙权起兵十万,攻荆州,取荆州此三路也。又可差并州训新兵张辽处,起新兵五万,西攻长安:此四路也。然后命大将军曹真为大都督,提兵五万,由宛城径出取樊城;此五路也。共大兵四十万,五路并进,诸葛亮便有吕望之才,安能当此乎?”

    魏帝闻言大喜,随即密遣能言官三员为使前去;又命曹真为大都督,领兵五万万,径取樊城。此时张辽在并州练新兵,如今已有两年余,得到魏帝诏令,骑兵五万新兵准备渡黄河直接攻冯翊。

    却说蜀汉后主刘禅,自即位以来,旧臣多有病亡者,不能细说。凡一应朝廷选法,钱粮、词讼等事,皆听诸葛丞相裁处。时后主未立皇后,孔明与群臣上言道:“汉车骑大将军西乡乡侯张飞之女甚贤,年十七岁,可纳为正宫皇后。”后主即纳之。

    建兴元年秋八月。

    忽有边报说:“魏调五路大兵,来攻汉地;第一路,曹真为大都督,起兵五万,取樊城;第二路,张辽新军五万,过河取冯翊;第三路,乃东吴周瑜,起jīng兵十万,来范荆州;第四路,乃蛮王孟获,起蛮兵十万,犯益州四郡;第五路,乃番王轲比能,起羌兵十万,犯西平关。”

    汉帝听闻战报对着诸官问道:“魏帝如此,是准备欺我国丧,此仇深似海,诸官可以对策?”汉帝继位以来几乎事听孔明,今rì上朝看似询问诸官,可是还是主要询问孔明。孔明思定一会对着汉帝回道:“陛下,臣以为这五路兵只有一路为虑,其他四路臣已有对策。”

    “相父先说说这哪四路可以退?”汉帝急切,听闻孔明有对策,赶紧出言问道,这刘禅也真是的,既然孔明已有对策,那该问的可是没有对策的那一路,如今这么一问,不知道孔明心里面该是怎么样的想。孔明看着汉帝,出口说道:“陛下,臣只有一路尚无应对之法,还请诸位大臣一起商议。”

    汉帝看到孔明如此不给自己面子,心里面感觉到了一丝的不快,不过如今以为帝王,看着自己口中的相父,汉帝却是不会太过计较,出口对着孔明说道:“对,相父说的对,是朕忽视了相父所言。主要是朕听见相父说五路敌军可以退掉四路,心里高兴就忘乎所以然,以为相父必定能够相处对应的计策来。”汉帝的解释,孔明深深的对着汉帝点了下头,表示理解了汉帝的刚才的急切。

    这时候孔明出班,对着汉帝禀报道:“陛下,臣所对四路乃是曹真军,有征东大将军高陵亭侯赵云可退。东吴周瑜那路可以由征魏大将军汉兴亭侯荆州牧薛冰可退。至于那蛮王孟获,臣以为其念昔rì臣七擒七纵之恩定不会出兵,不出旬rì便可得到蛮王的信使,这路兵已退。还有一路就是那番王轲比能他起羌兵敢来犯,就派镇西大将军武都亭侯凉州牧马领西凉羌兵去,敌知马勇及马在羌兵中的地位定会退兵。

    这五路来范之敌臣已退四路,唯有那张辽新兵,虽然只有五万,可是敌攻冯翊,我军新兵北方只有三万余,更无大将差遣。故需要诸位大臣出良谋以退敌。”孔明说完,退回。其他大臣此刻已经没有初听来范五路人马时的惊慌,听到孔明轻松退敌四路,心里面安定不少。这时候站在一边的大司马德阳亭侯庞统出班奏道:“臣有一人可堪此大任。”

    汉帝听闻庞统有人推荐,赶紧问道:“卿所荐何人?”

    “车骑大将军西乡乡侯张飞。”庞统说完就是退回,汉帝听到张飞名号,心里面突然想到自己的三叔,此刻应该还在皇陵陪父皇和二叔吧!本来应该守孝三年的,可是汉帝为帝,为国之重,只能让至亲之人代孝。可是张飞念及兄弟情深,不让诸位子侄守孝,自己一个守着自己的大哥,二哥。如今庞统提出让张飞去冯翊对抗张辽新军,这这的于情于理很难让汉帝开口。

    就在汉帝左右不知道该如何去做的时候,忽然有黄门上千拜道:“启禀陛下,车骑大将军西乡乡侯张飞求见。”汉帝闻言,赶紧走下龙床,来到殿前亲自迎张飞。远远的看见张飞憔悴的神sè汉帝心中不忍,出口问道:“三叔劳苦!”

    张飞看见汉帝亲迎,赶紧半跪见礼。这是先帝给关公张飞的优待,可以就爱你帝半跪。汉帝赶紧上前口中说了句无须多礼,早有眼快手快之刃,扶起张飞,同入得殿来。只见汉帝坐会龙床,便命人去取张矮几来,这个可是薛冰造就的福利,因为自学兵使用这种可以坐不用跪坐的矮几后,风行了整个汉地,所以汉帝才命人给把矮几让张飞坐,其他人则是只有站着的份。

    “陛下!臣听闻那曹丕居然命人派遣五路大军来攻我大汉,臣虽老迈可是还希望为陛下为我大汉上战场去。”张飞坐好,便是对着汉帝毛遂自荐,汉帝听闻张飞前来是请求出战的,赶紧出口回道:“三叔,刚才相父已经退了四路兵了。”

    “还有一路呢?”张飞老是老,却是聪慧了许多,听到汉帝说退了四路兵,也不问具体如何,只是问那一路孔明还没有想到退兵之路。汉帝听到张飞如此问,心里面搞下立盼,自己还真是有点太嫩,看看三叔的老辣,只问问题关键,自己以后可要多向三叔学习。汉帝继续回道:“那一路乃是那张辽新军,新练之兵如我汉军一般,虽有五万,但是犯的却是冯翊,冯翊与长安不远,而冯翊附近守军只有三万余,暂时无大将可以统兵。”

    这时一旁的庞统出言道:“刚才统向陛下进言,推荐翼德前去退兵。”张飞闻言对着庞统点头,只见张飞站起对着汉帝说道:“就请陛下准许了大司马所荐!”汉帝看着张飞,知道张飞要铁定的出战,于是口上问道:“三叔既然要去,谁可为辅?”

    “统愿往!”一旁的庞统赶紧自荐道。

    “大司马愿往,朕就放心了!”汉帝对着庞统说道。

    “既然三叔与大司马一同去冯翊,那么真就明rì为你们二人践行,祝三叔旗开得胜,胜利班朝!”汉帝此刻心里面高兴啊,那魏国居然敢在先帝奔丧之时出兵,如今丞相略施计策就独退四路兵马,如今剩下最有威胁的一路自己的三叔亲自去,那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举国安心自己这个做皇帝的心里面也就安心了好多。

    张飞庞统领了帝令,自去准备。汉帝下令让孔明一切安排,孔明也是自去准备。

    话说那吴帝听到魏帝国书,具言yù起五路兵马合兵四十万去攻汉,吴帝召集诸位大臣议事。只见当先一人乃辅国大将军周瑜,率先对着吴帝说道:“陛下,如今那汉帝死,新帝才登,举国生乱之时。如今魏帝来了国书起了四路人马,如今只要我国人马出,就有可能攻下荆州。到时候我国地方扩大,又可以打压汉国。臣愿督兵前往,为我大吴开疆扩土。”

    周瑜是个不怕事的人,如今吴兵汇集于夏口,巴陵,巴邱,长沙一带,本是防备汉军。如今正好可以出兵荆州,吴帝听了周瑜所说,转头看向其他人,这时候丞相顾雍出班奏道:“陛下,都督之言虽然有理,可是荆州有汉将薛子寒,乃当世虎将有万夫不当之勇,更兼荆州城固,我军难道要强攻不成?”

    “丞相所言极是,都督对于丞相所说可有对策?”吴帝本想出兵的,这是个好机会,可是丞相的话不得不听,好的建议还是一个有志成为明君的吴帝来说还是会去用的,吴帝问向周瑜,就是看周瑜怎么回答自己。“臣以为所战不为敌怯,如今我军未出就怯,如后谁人还敢再战?”周瑜看着那班文臣谋士,知道他们也是有所考略,只是还没有看清楚这其中的利益。于是,两种看法纠结,吴帝早不能下决断,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人想个折中的法子,不然讨论个一天一夜也是解决不了的。

    “陛下,臣有个提议!”就在众臣讨论之时,阚泽站出来对着吴帝拜道。

    “卿有何法?说来让朕听听!”吴帝看到阚泽说话,心里便是有了主意。只见阚泽继续说道:“今魏国递来国书,联合我吴国同出兵。只看其一路曹真出兵樊城,而又让我吴国出兵荆州,这两路人马都在荆州相隔不远。到时候只要一方破,剩下都是孤城,到时候才可有所举动。”阚泽没有明说完,只是提了一点,在殿的都是聪明的人,都是明白了阚泽的意思,个个都是点头赞同。

    “好!朕这就命人送国书于魏帝,准了他的请求,到时候我吴兵兵临荆州,就看他曹真有什么能耐是我吴兵前进了。”吴帝说完哈哈大笑,殿中诸位大臣领了帝命各去安排。

    这回借用了演义里面的一些,这以后将是个新的故事,第三卷:三国战,将会持续更新!希望大家继续关注!

您正在阅读《三国猛将之薛冰传》的章节:第九十四回 汉帝崩,吴魏动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qqtxt.cc/html/9387/2622307.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qqtxt.cc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qqtxt.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